八千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藏书史上的传奇 [复制链接]

1#

现今经济日渐富足之下,一个拥有巨大书架的家庭显得那么得少,国家持久地推广读书日活动来促进国民的读书。相比与今,古代读书是一件多么困难,多么奢侈的事情,更何况拥有数量众多的书。藏书事业在民间的兴起是宋代以后才有的事,因为那时才有了活字印刷术。说到藏书不能不提到宁波的天一阁,它已经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一个家族历经十三代对文化事业的传承、巨大的藏书规模、完备的藏书管理制度、成为后世众多藏书楼模仿的建筑样式等等这些,已经足以让它成为传奇。

宁波天一阁百度地图标识

说起书籍,我们还得从文字、造纸术、印刷术一一的从头说来。

一、造纸术与印刷术对书籍的影响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象形文字,在经历了漫长的记录在甲骨、青铜器、木简、竹简等书写材料上之后,终于在公元年迎来了它的新生命,这一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创造了“蔡侯纸”,从此使纸的使用慢慢推广大开来。但是,纸张真正替代简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其后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纸和简牍的使用是一个并存的状态,从现在文物出土的情况来看,简牍的使用还要更广泛一些。真正的转折出现在东晋安帝元兴三年,即公元年。这一年,桓玄废晋安帝自立。虽然他在龙椅上只坐了短短的四个月就被刘裕赶出了建康,但却颁布了一条影响极为深远的诏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至此,纸作为编纂书籍的主要使用材料,正式被确定下来。所以,在年之后,纸张作为编纂书籍才真正广泛传播开来。

“晋”之前的古代典籍保留下来的其实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这其中除了战乱动荡的原因,与纸张的使用普及程度也是密切相关的。

有了纸,那么书籍的传抄就成为了可能。当书籍与官吏的选拔结合起来,这实际上又促进了书籍的传播与传抄,这样社会上书的保有量也得到提高,从此以后藏书不再是官府或官员的专利,老百姓也可以以书传家了。

书的抄写毕竟有限,一是耗时费力,二是容易有误。幸运的是中国人并未就此止步。约五百年后,隋唐时期,他们又做出了一项深刻影响世界文明史的伟大创新,那就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这一伟大发明,又一次深刻地改变了书的命运。

雕版印刷出现后,随之而来两大巨变。

第一,改抄为印,书籍广泛传播开来;

只要刻好了模板,很快就可印制出大量的图书。一百年后,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又发明出活字印刷,再一次大幅提高了成书效率。沈括在《梦溪笔谈·技艺门》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版,一版印刷,一版已自布字,此印者毕,则第二版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由此,可以想象,书籍的大范围流传真正成为可能。

第二,与科举制的结合,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

印刷术的意义不仅仅是书籍传播上的,更主要的是社会政治上的,自隋唐后创立科举制,官吏的选拔以知识为内容面向全社会开放,所以,印刷术的发明,使水的传播速度与范围空前流传开来。如果说宋以前的藏书以官府为主,那宋以后民间藏书业真正发达起来。

技术的发展终于让书不再那样孱弱,她的生命力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印刷术给予书籍更强的生命力

二、书籍的广泛传播

在雕版印刷术兴起时经史子集的书并不多,真正畅行天下的是佛经。因为印书的商人也得考虑自己的利益,只有一次印的多了,成本才能降下来,降下来才能畅销,销量上去了才有利润。而当时真正满足这一要求的正是佛经。因为隋唐时期佛教兴盛于天下,想想《西游记》的历史背景你就明白了。

经史子集的书什么时候广泛传播来的呢?或者说是大量刻印的呢?

说到这你恐怕不相信。真正对这一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竟然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五代宰相、十朝元老、号称“政坛不倒翁”的冯道。

冯道以长安《开成石经》为底本,刻版刊行《九经》,从后唐长兴三年起至后周广顺三年,全部工程告成,共用22年(-),共计印出《易经》、《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仪礼》、《礼记》、《周礼》共卷,对后世印刷有深远影响。

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印刷成本进一步下降,书籍的传播日广,尤其是文化类的书籍日渐丰盛。宋以前的藏书是以官方藏书为主,这之后民间藏书风气日渐兴盛。尤其是江南地方,因为此时经济重心已经南迁,南方无论是在政治环境、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事业方面都具备了良好的藏书环境。江南地方尤其又以宁波为主,出现了很多出名的藏书名家。

三、我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

这里我们就要介绍一下著名的藏书阁——天一阁。

天一阁的名称并非是天下第一的意思。而是他的创始人范钦根据《周易·系辞》中的两句话:“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起的。想借水防火,来免去历来藏书者最大的忧患火灾。可谓是用心良苦。

我最早了解天一阁还是在高中时读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其中有一篇文章叫《风雨天一阁》。余秋雨对它有很高的评价,文中称,“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

天一阁创始人范钦

1.藏书的条件

说起藏书,就得说一说要想成为藏书家,所必备的一些条件了:

首先当然是得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其次要有较宽裕的经济实力;再次在封建时代还要具有官员的身份,因为它是权力的象征,很难想象没有权力为基础的藏书会是怎么样的;最后,这位官员还要能够到达各个地方,也就是任职范围广泛,这样才能接触到各地的好的书籍。

而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正是上述众条件集于一身的人。

范钦是明代嘉靖年间人,自27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到嘉靖三十九年(公元年)辞职回乡,为官近三十载。三十年间,

在全国各地做官,到的地方很多,北至陕西、河南、南至两广、云南,东至福建、江西,都有他的宦迹。最后做到兵部右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官职也不小了。这就为他的藏书提供了充裕的财力基础和搜罗空间。

天一阁的藏书有一大特色,范钦着重收集当代人的著作以及当时的一些内部资料和官书,《中国古代藏书楼》一书将其藏书特色总结为:“收藏明代地方志书的宝库”。

天一阁

2.藏书事业传承的条件

相对于藏书的兴起,想要把藏书事业做得长久,也是非常艰难的。

首先要躲过天灾人祸、政治动荡,除此之外还得有严格的制度,防范书籍在借阅或翻阅中的损毁流失,还要有爱书的后代的传承,此外还要防火、防潮、防蠹、防盗。一个环节出问题,藏书事业必备沉重打击。这其中最大的考验,在于不是一代人要做到这些,而是世世代代的人都要做到,这才是难中之最难者啊,所以黄宗羲才会发出“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的深沉叹息。

聚书一时易,传之后世难,一座座曾在宁波城风光无限的藏书楼,绝大多数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无存了。只剩下天一阁,传承得是那样久远,那样完备,那样的领世人敬叹。

当活到80高龄的范钦走到生命尽头时,他把大儿子和二媳妇(二儿子已亡故)叫到跟前,安排遗产继承事项。他把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挑选。

他之所以给后代出这样一道选择题,一道两难的选择题,就是为了能够让真正爱书的后代接过他的接力棒,把藏书事业传下去。

范钦要用他的举止告示后代,藏书绝对不能有一本变卖。

结果,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承藏书。从此,范氏后人开始了一场堪称悲壮的天一阁守护之旅,估计连范钦本人都没有想到,这一传,竟是十三代!

在管理书籍方面,范氏家族有严格的规定,不管家族繁衍到何等程度,开阁门必得各房一致同意。阁门的钥匙和书橱的钥匙由各房分别掌管,组成一环也不可缺少的连环,如果一房不到是无法接触到任何藏书的。

天一阁内景

3.黄宗羲与天一阁的故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书籍是永久的锁在那里,世人不得接触。范氏家族在面对大文人时还是会选择打开阁门,门户开放的。

最著名的当数黄宗羲与天一阁的典故了。

年,即康熙十二年,黄宗羲来到天一阁读书,面对严格的规定,范氏家族成员竟然一致同意,天一阁对这位大儒敞开阁门。黄宗羲在天一阁翻阅了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并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由此,这座藏书楼便与一位大学者的人格连结起来了。

黄宗羲到访天一阁

4.天一阁声望的高涨

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天一阁的名声也越发兴盛,到了清乾隆朝,天一阁的声望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原因有二:第一,在乾隆修《四库全书》期间,由于范氏天一阁进呈图书约六百三十余部,合五千二百余卷,为诸藏书家之首,所以受到乾隆皇帝的多次嘉奖。为此天一阁得到清宫御赐的《古今图书集成》及《西域得胜图》,这是藏书家很少能得到的殊荣。

第二个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天一阁的建筑制式竟成为皇家藏书楼仿效的模版。用于存放《四库全书》的七座皇家藏书楼(内廷四阁和江浙三阁)全部按照天一阁的形制进行规划建造,这就是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书楼四库法天一”。乾隆皇帝的这一举措,让天一阁名满天下,成为藏书界无可争议的泰山北斗。后起书楼无论建造形制、管理模式、防护措施,莫不奉天一阁为圭臬。比如明末清初著名的四大藏书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聊城杨氏海源阁、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莫不以天一阁为仪型。今天我们看很多清朝以及民国时期藏书楼的老照片,从中都能找到天一阁的影子。有学者认为天一阁于后世的历代藏书家都施加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一说法应该是毫不夸张的。

5.历史上天一阁的浩劫

当然天一阁的藏书事业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曾遭受数次浩劫。

天一阁在历史上经过两次大的改朝换代,一次是明清交替,另一次则是民国代清。比较幸运的是,这两次江山易帜并未给天一阁造成大的损失,藏书只是“稍有阙失”,但仍“十余其八”。

另外有两次局部的动乱给天一阁藏书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一次是清道光二十年(公元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攻入宁波城,从天一阁抢走部分图书。另一次则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具体时间是清咸丰十一年(公元年)。当时太平军攻占宁波,乖乱的时局之下,社会治安也难以保证。当地小偷趁乱拆墙偷书,然后当废纸论斤卖给造纸作坊。曾有一人出高价从作坊买走一批,却又遭大火焚毁。

天一阁藏书受损最为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民国三年,即公元年,被大盗薛继渭窃去半数以上图书,且绝大部分未再追回,这是天一阁历史上遭受的一次最为惨重的损失。在民国时期,古籍价格暴涨,上海有个六艺书局,它的老板陈立炎,他知道天一阁藏书富甲一方,生了觊觎之心。在正当购买遭拒绝后,他找到人形枯小、善于纵跃的大盗薛继渭,为其提供所欲盗书目,并许以厚报。薛继渭民国三年三月来到宁波,逾墙过垣,揭瓦自二楼潜入天一阁。昼伏夜盗、啖枣充饥,竟潜伏阁中半月之久而未被发觉。所窃图书皆通过东墙外早候于河上的小舟运出,后大多被陈立炎在市场中转售。

当时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先生听说天一阁遭此浩劫,并得知有些书商正准备把天一阁的藏本卖给外国人,便立即拨巨资抢救,保存于东方图书馆的“涵芬楼”里。但是,它最终竟又全部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炸弹之下。

6.天一阁的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对天一阁保护专门下达了指示,解放宁波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派专人保护天一阁。年6月9日,宁波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天一阁,并使之成为事业单位。

年2月23日,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将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将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

年6月25日,秦氏支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归入天一阁,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3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年底,天一阁古籍数字化平台建立,以馆藏善本为主的3万册古迹得到数字化,供在线查阅。

年10月29日,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月湖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可以说,今天的天一阁它的主要意义已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而存在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