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动画能走出动物世界吗钛媒体AP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呀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382.html

互联网指北,作者

蒲凡

哪部动画作品最常与“国漫崛起”这个话题联系在一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青蛇劫起》?还是《大护法》?如果你经常网上冲浪的话,大概率会发现《虹猫蓝兔七侠传》才是最合适的答案:

在B站、在豆瓣、在知乎,很多人把它当做国产动画的“名作之壁”,无数次作为一个“标准”去衡量喜羊羊、熊出没这样的国民IP,或者是《哪吒》《大鱼海棠》这些国漫新宠的成色到底硬不硬;

有时候会成为研究样本,帮人们精准地完成特定方向的探讨,比如感叹现在剧本的低质量,进而分析出“国漫产业的凋敝在于编剧人才流失”的观点。

也有人带着饭圈思维对《虹猫蓝兔》进行解读,争吵对到底是虹猫蓝兔cp还是黑小虎与蓝兔cp争论不休——当然这本身也受到不少争议,比如有的人就认为在这部动画里讨论爱情其实是在窄化这部剧的内涵。

它甚至还为当代文艺作品塑造女性角色提供了一个范本。

总之如果参考现在的舆论评价,《虹猫蓝兔》这部作品在国漫届的地位,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神作,一部被加冕了的神话。甚至连当年的“禁播”事件都已经成为为这部动漫正名的理由——毕竟我们再也没能再在国漫里“见血”了。

但如果你穿越回十年前,却需要接受另外一个结果:《虹猫蓝兔》的评价不仅没有那么高,甚至被当做反面典型。比如在如今不断升华这部作品意涵的豆瓣,十年前对该作的评分是3.8分,短评主要集中在劣质、低廉以及抄袭。

相似的境遇也发生在《蓝猫淘气三千问》上,这部如今被许多人称为“童年回忆”的动画作品,在十多年前它的评分是清一色的一星两星。

并且以这两部为代表,当时的国产动画还共同面临着一个现在看起来有些“无厘头”的指责:国产动画就是个动物世界。

动物世界:一个既定事实

“国产动画就是个动物世界”这句话从字面上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如果问到印象最深刻的中国动漫角色,那么答案多半会是动物。或者更准确地说,在国漫届有过一席之地的大部分作品都会选择动物作为关键角色。

譬如被誉为中国三大民工动画的《蓝猫淘气三千问》、《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几乎就是清一色的动物,只有《熊出没》里有光头强这么一个人类主要角色。上文提到的《虹猫蓝兔七侠传》这一国漫崛起的代表作,主角也全是动物。

再往前推,还有经典的《大脸猫蓝皮鼠》《黑猫警长》《舒克贝塔》《小蝌蚪找妈妈》。

于是很多人基于这样的印象得出结论:中国动画不讲人事,幼稚、低龄,只会画小孩子们喜欢的阿猫阿狗。

为了证明这种“行业现象”的荒谬,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还编出了很多梗来进行嘲讽,比如一个经典的套娃梗就是:作为动画主角的动物,居然会在骑马这种动物。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动物世界”还真不是人们基于刻板印象的苛责,动物类的国产动画在生产与播放上确实占了相当的比重。

以《蓝猫淘气三千问》诞生的年为例,从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孙立军主编的《中国动画史》可以看出,当年中国大陆一共推出了1部动画作品(包含中外合拍),其中关键人物设定为动物形象的动画有10部,占了几乎一半,《蓝猫淘气三千问》及衍生剧就有三部。

这些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往往又能够真金白银地获得更多支持。

比如更多的播出资源。《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年推出后的三年内就覆盖了67家电视台,其中浙江卫视在暑假没日没夜地放喜羊羊,更是与湖南卫视的《还珠格格》、山东卫视《武林外传》、CCTV的《西游记》并称为90后暑假记忆。

喜羊羊“霸占”浙江台类似,《熊出没》在央视播出之后几乎“掌管”了少儿频道,并且在年播放《熊出没之过年》时创造了3.85的少儿频道开播以来最高收视记录。

还有IP开发的投入。在方特开发“熊出没”的很多年前,《蓝猫淘气三千问》的制作公司三辰卡通就开始积极制作周边,在动画片尾用“开家蓝猫店,欢欢喜喜好赚钱”来号召大家开蓝猫线下专卖店,最终导致满大街全是蓝猫的店——当然后话是很大一部分都只是蓝猫的贴牌店,其品牌影响力被线下店的疯狂扩张逐渐稀释掉。

这种资源倾斜程度不光使得《蓝猫》、《喜羊羊》、《熊出没》这“中国三大民工动画”作为单品爆火,以它们为主的动物世界类动画获得的播放量、媒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