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象牙筷
《韩非子·喻老》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商纣王在继位不久后就命人为自己打造了一双象牙筷,吃饭时就使用这双华贵的筷子。
他的叔父箕子看见了非常惊恐,恳请纣王不要使用,赶快收起来。
其他人觉得箕子大惊小怪,说大王是一国之君,富有四海,用象牙筷吃饭,有何不可?
箕子说,用了象牙筷子,必然看不上土制的器具,得用犀角做的碗、玉做的杯子搭配。
用了象牙筷子、玉杯,也就不会满足于粗茶淡饭,要吃山珍海味。
吃了山珍海味,也就不愿穿粗布衣服,住茅屋,要穿华贵的衣服,住高大华丽的宫殿。
要穿华贵的衣服,住高大的宫殿,必然要增加税赋,征调劳力,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大家听了不以为然,觉得他杞人忧天。
但五年以后,箕子的担忧变成了事实。
纣王的欲望节节攀升,造了鹿台,搜刮各种奇珍异宝、飞禽走兽充实宫殿,广集天下美女,天天吃喝玩乐,过上了酒池肉林的生活。
老百姓负担沉重,不堪其苦,最后武王伐纣,一举推翻了纣王的统治,纣王身死国灭。
箕子见微知著,从一双象牙筷看见了潜伏的危机。
01
《红楼梦》中贾府也有象牙筷子。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和贾母等人一起吃饭,王熙凤为了捉弄刘姥姥,故意给她了一双象牙镶金的筷子。
这筷子很沉,刘姥姥用它夹鸽子蛋,怎么也夹不起来,场面甚是搞笑,众人笑弯了腰。
刘姥姥用不惯象牙镶金筷子,丫头又立马换上了乌木镶银筷子。
刘姥姥感叹说,去了金的,又来银的。
所以,管中窥豹,贾府的生活是很奢侈的。
这种奢侈体现在各个方面。
数量庞大的仆人
贾府的大小主人加起来才二十多人,可是仆人却有六七百人。
主人按照等级,配置不同数量的仆人。
比如贾母,配置8个一等大丫头,8个二等大丫头,8个三等小丫头。
王夫人和邢夫人,配置4个一等大丫头,8个二等大丫头,8个小丫头。
李纨和王熙凤,配置2个一等大丫头,8个二等大丫头,8个三等小丫头。
少爷小姐,配置8个二等大丫头,8个三等小丫头。
还有数量不等的婆子。
平均下来,每个主人有20多个仆人伺候。
这些仆人的花销是巨大的,因为不仅要包吃穿住行,生老病死也是要管的,还要发月例(工资)。
贾母的一等大丫头,每月是一两银子,二等大丫头每月一吊钱,三等小丫头每月钱。
依次算下去,所有仆人每月的工资加起来是一笔巨款,王熙凤拿这笔钱出去放高利贷,不到一年,利息就有一千两。
一千两可不是小数目,宁国府在关外的田庄一年的现银收入也就是2两。
刘姥姥说20两银子就够京郊普通的5口之家一年的生活开销了。
有了这些仆人的伺候,主人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劳动的必要。
美食
吃喝用度的奢侈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和贾母等人一起吃饭,席间有一道菜叫茄鲞,刘姥姥吃了半天,也没有吃出茄子的味道。
忙问凤姐这茄子是如何做的,怎么这么好吃,凤姐告诉了她复杂的烹饪过程。
刘姥姥听了直咋舌,说这一道菜得用十几只鸡去配,难怪这么好吃。
有一回宝玉因为丫头金钏之死,被贾政毒打一顿,贾宝玉卧床养伤期间,贾母问他想吃什么,他说想喝荷叶莲蓬汤。
王熙凤说这个汤的食材倒是不稀奇,但是过程繁琐,要用专用的模具。
然后派人去仓库里找出了模具,这些模具用银子打造而成,有菊花、梅花、莲蓬、菱角等三四十种图案。
大家看了甚是惊奇,连薛姨妈都赞叹不已。
薛姨妈家是皇商,专门给皇宫搞采购的,天下奇珍见过很多,但她都没见过这样精巧的模具,也感叹贾府的生活真是讲究。
贾母的饮食更是奢华,有专门的大厨房为她服务,一年天不重样,有专门的菜谱轮着吃。
到了冬天有进补的习惯,有一天下雪,贾母吃的菜是牛乳蒸羊羔,这个羊羔是没见天日的。
就是没还没出生的小羊胎,在羊妈妈肚子里就被取出来了,意味着杀母取胎。
酥酪
主人们吃得如此讲究,仆人们也不逊色。
少爷小姐们的贴身丫头被称为副小姐,是二层主子,她们对吃也很有要求。
迎春的大丫头司棋想吃一碗鸡蛋羹,吩咐厨房蒸的嫩嫩的。
嫩嫩的就要把握好火候,火候差一点炖不熟,火候大一点又老了,所以,做菜的人得花时间和心思。
厨房的人稍有慢待,司棋就跑到厨房大闹一场。
晴雯想吃面筋炒芦蒿,这道菜工序繁琐。
因为古代的面筋是用手工把面粉一直洗、一直洗,直到黏性最高的部分被洗出来,过程费时费力。
而且芦蒿是野菜,还得去野地里找。
厨房的人说工作量太大,头层主子都伺候不过来,还得伺候这些吃腻了鸡鸭鱼肉,挖空心思吃新奇菜肴的二层主子。
器具
用的方面也奢侈
晴雯有一次和宝玉吵架,起因是她跌坏了贾宝玉的扇子,贾宝玉说她做事不小心。
晴雯不以为然地说,跌坏一把扇子有什么了不起,以前不知打碎了多少玛瑙碗、玻璃缸,也没见你说什么呀。
要知道,那时候中国没有制造玻璃的技术,玻璃制品都是进口的,很贵的。
晴雯说不知道打碎了多少,由此可见这些物品贾府何其多。
总之,贾府上上下下,从主人到仆人,在吃喝用度上非常奢侈,享受到了极致。
02
建造大观园的巨大花销
为了贵妃省亲,贾府建造了大观园,这是个大工程,耗资巨大,至少花了一二百万两银子。
还有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购买戏班子、养诵经的和尚、园子的绿化。
光购买戏班子就花了三万两银子,养一班和尚一年就得一千两,凤姐让贾芸搞一次绿化就花了二百两。
这个园子其实是个面子工程,贵妃回来了一次,转了一圈就走了。
要不是后来贵妃特意下旨,让贾宝玉他们入住,这个园子就得一直空着。
03
婚丧嫁娶的巨额开销
宁国府的长孙媳妇秦可卿死后,葬礼办得极其隆重奢华。
一口棺材就花了一千两,为了面子上好看,又花两给贾蓉捐了个官,王公贵族都来拜祭,天天都要招待宾客,足足忙了一个月。
贾母八十大寿,花了两三千两银子。
王熙凤曾经和平儿算过账,说贾府将来有几笔大钱要出。
探春、惜春等姑娘出嫁每人要花七八千两银子,贾环结婚要花三千两银子,老太太的丧事得花三五千两左右。
之所以在婚丧嫁娶上花这么多钱,就是为了在贵族圈讲排场、充面子。
04
尤二姐
贾府男人们的性消费
除了上述的奢侈花费,贾府的男人们在性消费上也是不遗余力。
贾赦年纪一大把了,儿孙成群,但他养了一堆小老婆,还想要贾母的贴身丫头鸳鸯做小老婆,鸳鸯抵死不从,告到贾母面前,贾母把贾赦夫妇一顿痛骂。
贾赦不甘心,后来还是花了两银子又买了一个丫头做妾。
贾琏在外面偷娶了尤二姐,配备了房子和仆人,每月拿钱养着。
宁国府的贾珍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家里有佩凤、偕鸾等侍妾,但他还玩弄尤氏的两个继妹—尤二姐和尤三姐,这当然得花钱。
他为了讨好尤三姐,今天给她买金,明天买银,一会送宝石,一会送珠子。
这还不过瘾,又跨性别,玩起了娈童。
他父亲贾敬去世了,按照当时的规定,必须守孝三年,不能出去花天酒地了,他就在家里开赌场,请了娈童来助兴。
以上这些奢侈享受,一步一步升级。
有了仆人,就不用自己干活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久而久之,贾府这些主子们也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
体力劳动有人代劳,安逸久了,脑力劳动也不想干了。
读书要动脑,科举要竞争,做官要劳心,多辛苦。
反正家里什么都不缺,干嘛受那些苦,躺下享受即可。
所以,贾府的人一天到晚都在吃喝玩乐上做文章,不是吃饭,就是听戏,再就是赏花,或者过节。
男人们的选择多点,可以去外面花天酒地、吃喝嫖赌,除了贾政和贾元春在上班,其他人都在享受。
可这些享受都要收入来支撑,贾府的收入是有限的,不外是田庄收入、荣宁二公的爵位银、贾政的俸禄、皇帝和贵妃的赏赐。
一旦政治上失势,上述收入就都没有了。
而贾府子弟忙于享受,没有上进心,在政治上并无作为,所以,贾元春一倒台,贾府也就崩塌了。
贾府的象牙筷和商纣王的象牙筷本质上是一回事,都代表着奢侈享受。
筷子华贵了、杯子、碗也得配套、那穿的呢?住的呢?玩的呢?……
都得升级,直至人力、财力无法负担,继而崩盘。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象牙筷定律。
意思是无节制的权力和贪欲不断攀升,必将导致个人不断堕落,继而滑向不可挣脱的深渊。
就像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不知不觉间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等醒悟过来时已悔之晚矣。
05
清代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曾说过:“人败于懒、事败于傲、家败于奢。”
曾国藩曾任两江总督长达十年,两江就是现在的安徽、江苏(包括上海)、江西三地,是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方。
在安庆总督府,他把家眷从湖南接过来,欧阳夫人以为当了总督夫人日子肯定比在老家好过。
可哪里知道总督府的日子比老家还辛苦,因为事情增加了,人手还是原来的那两个,他们只有老家带来的两个仆人。
曾国藩不允许增加仆人,有一次欧阳夫人买了一个仆人,曾国藩知道后大发雷霆,要求家务事自己做,欧阳夫人无奈只得把仆人送给了亲戚。
总督府的内务都是女眷们自己做,打扫、洗衣、做饭、织布、纺线全是自己动手。
他要求孩子们从小就养成勤劳自立的习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他们家族后来人才辈出,年间出了多位人才,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没出一个败家子。
他的二儿子曾纪泽是著名的政治外交家,二儿子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曾昭时、曾昭贤是著名有机化学家,人才济济。
同在清代,《红楼梦》的贾府崇尚奢侈享受,曾国藩身为封疆大吏,位高权重,却治家俭朴勤劳,结果也截然不同。
所以,别小看一把小小的象牙筷,成由俭,败由奢。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