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人常说的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是啥意思 [复制链接]

1#

如果要形容一个人武艺超群,天下无敌,力大无穷,你会怎么说?

一般人都会想到:万夫莫敌、横扫千军、九牛二虎之力,亦或者是对西楚霸王项羽的那句描述“力拔山兮气盖世”等等。的确,古今任何将帅,但凡能承受这几个词之重的,都是当世的盖世高手。可是五千年来,这样的高手实在太多,一时之间让人难以分出高下,如果非要排一下的话,笔者项羽应该当属第一。

可是有人要说了,项羽的时代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五千年华夏,难道就找不出一个战斗力超越项羽的人了吗?还真有,那便是唐末名将李存孝。此人号称“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是当之无愧的“千古战神”,甚至五马分尸都分不死,他是一个时代无敌的代名词。

李存孝是唐朝末年的名将,说其他的名号,也许又不少人没听说过,在历史上也着墨不多。但“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这句话,相比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前一句说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后一句说的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李存孝。

按理说,“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这句话应该是将项羽与李存孝二人的水平划平了,为啥非要说李存孝的战斗力超越项羽呢?

首先,王不过项说的是项羽的王者之气而非绝战斗力。意思是:论王者的成就、名声和影响力,没有人能超越项羽。项羽力能举鼎,以江东八千子弟起兵,闪电般推翻不可一世的秦朝。而对于刘邦之屑小,项羽也是不屑一顾的,对爱人之情亦可表天地。亥下一战后,四面楚歌,项羽带骑从70万包围圈中突围至乌江边,感慨万千,自刎而死。项羽平生所为,尽显王者之气,古今敢称霸王者仅项羽一人。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而反观李存孝则纯粹代表的是战斗力,他智勇双全,战无不胜,是唐末第一猛将,因此才能在没有霸王之气魄的情况下,还能与项羽齐名。不仅在历史上名声响亮,在演义里,李存孝也与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齐名。由此,李存孝之勇猛,可见一斑。

李存孝年幼之时便有天生神力,10岁便打死猛虎,而后跟随李克用南征北战,全无败绩,连天下第二的王彦章在他面前也抵挡不住几回合,而天下第三的高思继,也就是岳飞时代击败完颜宗弼的高宠的祖先,在身患重病的李存孝面前,也只战了数十回合,便被生擒。在野史中曾记载李存孝十八骑,攻取了长安。

因为李存孝的才能太过于出众,遭人妒忌陷害,被义父李克用车裂而死,时年仅36岁。据说车裂之时,拴在李存孝手脚上的五匹马都被李存孝生生拽回来,如此重复数十次,毫无办法,后来李存孝被李存信哄骗,便对李存信说,把马拉回来是自己的本能意识,不受自己控制,只有挑断自己的手脚筋,打碎膝盖骨,才能车裂死自己。就这样,李存孝死了,他死后,李克用屡遭惨败时,常常后悔杀掉李存孝。

这正是“梁晋交兵二百场,五代干戈动刀枪。打虎将军太原死,今日方兴王彦章。”在一次战斗中,李克用遭遇第二猛将王彦章,眼看就要敌不过了,便诈称李存孝还活着,王彦章听说后赶紧退兵,王彦章的弟弟还因此被活活吓死。

历史上对于李存孝之勇猛,只有一句话能够描述,那便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就是:这世上已经没有敌手了,只恨上天没有把,恨大地没有环扣,否则我就要把天地都拉起来转他几圈,这才是对个人武力值的最高描述嘛。等等……这意思岂不是是要和盘古大神单挑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