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录丨商业铿锵行主题讨论科技金融与创新 [复制链接]

1#

焦点财经讯近年来,商业地产历经深层次变革,在科技、互联网、消费模式等影响下不断创新、进化与突破。11月2日,观点商业年会盛大启幕,行业知名企业高管出席。

当传统商业与金融的结合逐渐走到极致,面对全新的经济环境与商业格局,如何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商业与科技、金融的创新之路,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逻辑,成为关键所在。

本场讨论有三个议题,分别是:变与不变,商业模式分析与拆解;创新逻辑,金融体系解构和重塑;科技赋能,数字时代的进阶路径。

主持嘉宾:

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粤晖

对话嘉宾:

滴灌通集团创始人及主席李小加

印力集团董事长丁力业

越秀房托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林德良

凯德投资(中国)商业管理首席执行官杨钦富

曾粤晖:我们这场嘉宾讨论,我非常荣幸,看到名单的时候,星光奕奕,大牌云集,相信大家也非常期待。刚才主持人已经介绍了各位,我还是希望非常荣幸的再次把他们从屏幕上和现场请出。

本场讨论之前,刚刚听了李小加先生的演讲,讲的非常透,但是我们总觉得还没听够,所以这场的讨论,我希望能够作为小加先生的加时赛,当然我们也认为,向他提问题是非常困难的。见到他我感到非常亲切,因为我们公司,建银国际以前在很多项目上都得到了小加总的指导,他在港交所担任领导的十年,多少个日夜,忙碌的身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上午为上市企业敲锣,下午又和客户进行交流,凡此种种。今天很高兴,待会儿我们有机会,把问题再次的问向当年我们的提问者,当然这个难度非常之高。

这之前我想首先请印力集团的董事长丁力业先生,跟我们做一个分享。8月份,在商业地产有一件大事发生,刚才小加先生已经介绍了,滴灌通集团、印力集团和龙百资本有一个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我相信丁总,当时和李主席很久没见面了,当时签约纤长的时候,未能聚首,今天他有话说,丁董事长您有什么话要和李主席沟通,有请。

丁力业:主席好,谢谢主持人,非常荣幸能够和滴灌通在8月份签了一个合作战略,刚才在你的演讲后半部分我接入,你把我们比作一个骨架,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是一个老骨架,又老又硬,希望在你这个神经系统的支撑下,我们身体可以越来越强壮。

在我们18年的时候,我曾经有一个想法,就是怎么样振兴我们中小微企业和国潮品牌,那时候我们就跟龙百一起成立了一个印力龙百基金,当时的想法就是想投资这些中小企业,但是在今年年初,我得知你们的滴灌通,特别是去了深圳的总部进行交流以后,我觉得你不管是在哪个角度上,都比我们走到了前面。我非常高兴,或者说非常愿意跟滴灌通签订这个战略协议。

我刚才也注意到,在你投资的范围里面,你们主要做的是连锁,或者说在我的理解里面,你们是1到10的商业模式,或者1到。我觉得印力恰恰可以做0到1这个阶段,我是非常乐意,也愿意把我们的场子拿出来,给我们中国的中小微企业,给我们中国的民族品牌,在我们这个场里面做实验。他们如果能够生产的好,他们有前景,有市场,那再加上滴灌通的加持,我想这些中小微企业就有发展,我们的消费就会起来,我们民族品牌就会崛起。这就是我的想法。谢谢。

曾粤晖:谢谢丁总。丁总一直以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商业赛道上坚定的长期主义者。张弛有毒,不急不徐,稳步前行。代表作是深圳的印力旗下的多间商场,还有其他城市的印象汇、印象里,总面积达到了万平米,经营管理项目超过个,在50多个城市,这一点给我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想再请教丁总,您以前所说的因城施策,轻重并举,我们有没有什么新的计划和大的畅想。

丁力业:我一直比较坚信中国的市场,我也一直看好中国的消费。从我们成立之初,我们就坚守一个初心,给中国的中产阶级和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提供品质生活。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按照我们人均GDP超过平均一万美元,跟我们20年前做商业地产的初心来比,我觉得中国很多的中小城市,都可以做业务。我觉得未来我们的市场特别的宽阔,前景我是非常看好的。

今天我们一路走过来,我们就是坚守住了每个城市不一样,我们特别强调的是在地文化,我们特别强调的是把周边三公里、五公里范围的消费者服务好。只有把这些消费者服务好,才能把我们的场子做旺,才有前途。未来我们当然可以做重的资产,我们叫做重轻并举,我们觉得如果有资本,加上能力,可能对公司来说收益更高。我们也愿意做轻资产,因为这么多年的积累,使得我们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为一些存量资产,特别是有一些大的平头公司提供服务,未来我们是重轻并举,两条路一起走,做好我们的产品,服务好消费者的前提下,能快就快,真的快不起来,慢一点也没有问题。这是我们的想法。谢谢。

曾粤晖:谢谢丁董,重轻并举,丁董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谢谢。也再次感谢丁董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购物生态环境,也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很大的贡献,我们也祝印力跟在场的很多客户朋友一起携手,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在这里想借用丁总以前说的一句话,明年会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应该会比今年好,明年会更好。谢谢丁董。

同样在八月份,对于越秀房托来说,也有一件大事情,香港房托协会成立仪式上,这个上午您没有怎么说,我们希望您给我们多说说,您当时提到了一个我很有印象的,房托可不可以进行跨境通,这个问题小加总裁应该也是应该有很多的想法和话要说,从14年的沪港通,16年的深港通,17年的债券通,以后我们会不会也可以有一个跨境的业务,林董,您的房托基金通的梦会怎么实现,您有什么样的建言,谢谢。

林德良:谢谢,刚才听到李小加董事长说到的对商业地产运营内容的赋能,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商业地产谈到的所有的根本,真的可以回归运营,回归内容,有了这些我们才可能更好的做资产的证券化。当然,8月25号我们成立房地产房托基金协会的本意也是想把这个产品更多的让投资者认识,也让更多的房地产商利用这个产品来达到上市的条件。我们想在资本赋能方面更多的推动,刚才也提到,怎么做好互联互通,因为毕竟在香港,这是一个信托上市的产品,跟内地公司上市的产品还有很大不一样。这两个产品的不一样,现在对互联互通还有一个需要在政策等方面突破的点。我相信,如果互联互通实现了,对我们这些产品有更高的认知和认可度,特别是价值的认可度,这是非常关键的。比如以后我们更多内地的公司,内地的房企,去香港通过信托的模式上市,更可以体现资本的价值。

我们做为民赋能方面,对运营数据等方面,给予我们商家和租户赋能。在年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那一年启动了一个动作,就是建立了第一个写字楼平台的越享会平台,也是做生态的。基本逻辑就是写字楼里面的人货场,我们每天上班一族是人,货是写字楼里面提供的货,平台就是我们的场,我们利用我们本身在广州的写字楼比较多,广州30万的白领在写字楼上班,他们也需要消费,他们可能不需要通过其他的大平台做他们的消费定单,通过我们这个越享会平台就可以。举个例子,他们定的咖啡,以前大平台给到的通告费是17到15,我们这个平台只要3%,可以打通最后一公里,通过我们的物业做这个到位的配送。所以这个也可以看到,运营赋能无时无刻不在。运营赋能有时候是会员,有时候是数据,我们通过这个平台赋能,我相信今天的讨论也是符合观点所提到的,我们要进化,我们要创新。

曾粤晖:谢谢,在进化和创新的过程中,您觉得我们现在越秀房托的业务,当然我们所面对的客户群和服务对象等等,跟刚才李主席所介绍的滴灌通的业务,有没有一些合作的契合点?或者说,这个业务科不可能在以后我们房托的资产组合里面,形成新的爆点呢?

林德良:非常好的问题,我们怎么结合商家做内容也是我们倡导的,我们有越秀产业基金,我们也在这块做一些发力,对商场做了这种政策调查,这个是可以立竿见影看到效果的,因为我们知道他每天的客流情况,生意的情况,供应链的情况,甚至我们有时候还配套给一些资源,帮助他们成长。所以我觉得,资本的赋能这块特别特别重要,刚才小加主席提到,很重要的几点,特别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或者现在说的连锁企业,这些我们也是比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